2025 年 9 月,全球航运业迎来一则重磅消息 —— 世界航运理事会在最新货物安全计划中,推出全新人工智能筛查工具,剑指集装箱危险品瞒报乱象。更值得关注的是,占全球集装箱运力 70% 以上的班轮公司已集体加入该计划,一场依托 AI 技术的行业安全保卫战正式打响。
危险品瞒报,早已是航运业挥之不去的 “噩梦”。安联《2025 年安全与航运评论》的数据触目惊心:错误申报的危险品是船舶火灾的首要诱因,占所有货物相关事故的四分之一以上,且当前船舶火灾发生率已攀升至十多年来的峰值。近期频发的事故更是敲响警钟:“玛丽・马士基号” 一个月前在非洲海岸发现集装箱冒烟,虽成功灭火,却已产生共同海损成本;万海 503 轮遭遇集装箱火灾爆炸,不仅导致四名船员丧生,船体也几乎被烧毁,最终只能艰难停靠中东避难港。这些悲剧,让行业对危险品瞒报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也迫切需要更高效的监管手段。
此次世界航运理事会推出的解决方案,核心是由国家货物局(NCB)技术支撑的数字货物筛查工具。这款工具绝非简单的检测系统,而是融合了 AI 与机器学习技术的 “智能防线”。在货物装运前,它能通过关键字搜索、交易模式识别及 AI 算法,实时扫描数百万份预订信息,精准锁定错误申报、未申报的高风险货物。更关键的是,机器学习赋予其 “自我进化” 能力,可不断适应新兴风险,随着数据积累,风险识别精度将持续提升。
当系统识别出潜在风险,会立即触发警报,由运营商进一步审查,必要时通过针对性物理检查验证货物真实性。同时,计划还建立了通用检查标准与事件反馈循环,将现实事故教训转化为工具优化的动力,不断完善预防体系。不过需明确的是,AI 工具并非替代托运人准确申报的义务,而是在托运人责任基础上,再加一道行业级安全保障,形成 “申报 + 筛查 + 验证” 的多重防护网。
行业数据也印证了此次行动的必要性。世界航运理事会对港口国检查数据的分析显示,2024 年接受检查的 77600 多个集装箱中,11.39% 存在问题,涵盖危险品申报错误、文件不符、包装不当等,缺陷率较 2023 年上升并创近期新高。如此高的问题率,不仅推高事故风险,更给行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AI 工具的应用有望从源头遏制这一趋势。
事实上,航运业此前的集体安全行动已初见成效。过去几年,针对集装箱倒塌、参数滚动等风险,行业开展船员教育行动,成功降低了箱子落水丢失数量。如今面对更严峻的危险品瞒报问题,行业再次集结,以 AI 技术升级安全防线。正如世界航运理事会主席乔・克拉梅克所言:“太多悲剧因瞒报货物引发,WSC 货物安全计划将通过技术共享、标准统一与经验反馈,为行业筑牢安全网。”
对于全球航运业而言,这场 AI 打击瞒报的行动,既是技术升级,更是安全理念的革新 —— 从 “事后应对” 转向 “事前预防”。未来,随着 AI 工具优化推广与更多企业参与,全球航运安全水平将迈上新台阶,为船员、船舶、货物与海洋环境筑起 “数字屏障”,也为其他物流领域的安全监管提供了宝贵借鉴。
2025-9-16
2025-9-15
2025-9-12
2025-9-11
2025-9-10
2025-9-9
2025-9-8
202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