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订阅 快讯 资讯 公司新闻

IATA 8 月报告:空运需求增 4.1,航油降价与航线分化成焦点

来自:Admin发布时间:2025-10-11

当国际航协 8 月航空货运报告中 “需求增长 4.1%” 的数字与 “航油价格连降 14 个月” 的注解重叠,全球航空货运市场正呈现一幅冷暖交织的图景。航油成本的持续下行与制造业的温和复苏,为空运需求注入了增长动能,而关税不确定性引发的贸易通道转移,则让不同地区、不同航线的命运出现剧烈分化,这场看似平稳的增长背后,实则是全球供应链的深度重构。

航油价格的 “十四连降” 成为 8 月空运市场的关键推力。8 月航油价格同比下降 6.4%,这一成本红利直接转化为航司的运营弹性。以东航物流为例,其燃油成本占货运运营成本的 30% 左右,油价每降 10% 即可带动单位运输成本下降 4.2%,叠加该公司 12.9 小时的全货机日利用率优势,8 月毛利率较上月提升 1.8 个百分点。这种成本优化与需求增长形成了正向循环 —— 国际航协数据显示,全球航空货运需求连续六个月同比增长,其中国际需求增幅达 5.1%,而 7 月全球货运贸易 5.4% 的同比增长,为空运市场提供了坚实的货物基础。航司显然捕捉到了这一机遇,8 月国际运力同比增长 5.5%,运力投放节奏与需求复苏形成精准匹配。

区域市场的分化堪称这场重构最鲜明的注脚。非洲航司以 11.0% 的需求增幅领跑全球,运力同步扩张 12.3%,这种 “量价齐升” 的态势背后,是非洲 - 亚洲贸易通道的快速升温 —— 中国对非洲电子产品出口的增长,让埃塞俄比亚航空等企业的 “亚的斯亚贝巴 - 广州” 航线载运率稳定在 85% 以上。亚太航司 9.8% 的需求增长同样亮眼,这得益于欧洲 - 亚洲与亚洲区内航线的两位数增长,东航物流与 Shein、Temu 的深度合作更是功不可没,其综合物流业务 8 月收入同比增长超 50%,成为需求增长的核心引擎。

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北美的 “失速困境”。8 月北美航司货运需求同比下降 2.1%,在所有地区中垫底,亚洲 - 北美航线需求的下滑是主要诱因。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美国关税政策的持续扰动:5 月美国取消对中国低价值包裹的 “de minimis” 豁免政策后,跨太平洋航空货运量曾单日骤降 4000 吨,虽经短暂复苏,但 8 月仍未恢复至政策调整前的水平。更棘手的是,Temu 等电商巨头为规避关税风险加速转向海运,导致原本占中美空运量 55% 的低价值电商包裹大幅减少,北美航司不得不缩减运力,8 月运力同比下降 1.0%,却仍难掩载运率下滑的压力。

贸易通道的 “乾坤大挪移” 正在改写全球空运的版图。国际航协理事长威利・沃尔什的观察一针见血:“部分货物从北美转移,推动欧亚、亚洲区内等通道强劲增长”。这种转移在企业层面有着具体体现:上海某货代公司将原本经洛杉矶中转的电子产品,改为 “上海 - 法兰克福 - 纽约” 的陆空联运模式,虽运输时间增加 2 天,但成功规避了美国关税风险,这直接推高了欧洲 - 亚洲航线的货运量。而中东航司 2.7% 的需求增长,则得益于其中转枢纽的独特优势 —— 阿联酋航空利用 “迪拜 - 新加坡 - 悉尼” 航线网络,承接了大量从亚洲 - 北美转移的货物,8 月该公司中转货量占比升至 62%。

值得警惕的是,制造业的 “乐观与谨慎并存” 为市场蒙上了一层不确定性。8 月全球制造业 PMI 反弹至 51.75 的高位,显示生产端正在回暖,但 48.73 的新出口订单指数仍低于荣枯线,反映出企业对关税波动的持续担忧。这种矛盾在货运结构中已有所体现:高价值、低关税敏感度的芯片、医药产品空运需求稳定增长,而服装、家居等消费品运输则持续收缩。东航物流的业务数据恰好印证了这一趋势,其 8 月医药冷链货物运输量同比增长 22%,而普通消费品运输量仅增长 3%。

这场由成本红利与政策博弈共同驱动的空运变局,本质上是全球供应链韧性的一次压力测试。航油降价带来的成本优势为市场提供了缓冲垫,而关税不确定性则倒逼贸易流向与物流路径重新规划。从非洲航司的崛起,到亚太市场的稳健增长,再到北美航线的调整,每个区域的表现都折射出全球贸易格局的深层变化。正如国际航协报告所揭示的,航空货运的增长已不再是单一市场的扩张,而是不同区域、不同通道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

9 月初,东航物流宣布新增 2 架 B777 全货机,重点加密 “上海 - 约翰内斯堡”“广州 - 迪拜” 航线,这一布局正是对当前市场变化的精准回应。在航油价格大概率维持低位、关税政策仍存变数的背景下,那些能精准捕捉通道转移机遇、平衡成本与需求的航司,将在这场全球空运重构中占据先机。而亚洲 - 北美航线的未来走向,或许将成为判断全球贸易信心恢复的关键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