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已过去三分之二,中国外贸格局在市场波动与产业调整中呈现出新的态势。近日,依据海关总署数据,2025 年前 8 个月中国外贸十强城市榜单正式出炉,深圳虽暂居榜首,但优势逐步缩小,上海凭借强劲增长势头有望重返第一;广州出口增速惊艳全场,金华、东莞等城市也各有亮眼表现,中国外贸 “头部阵营” 的竞争与活力愈发凸显。
从整体榜单来看,2025 年前 8 个月外贸十强城市的进出口总额门槛持续抬高,头部城市间的差距呈现 “两极分化” 与 “局部胶着” 并存的特点。深圳市以 29625.7 亿元的进出口总额继续领跑,成为唯一突破 2.9 万亿元大关的城市,但 0.3% 的微弱增速与 - 4.6% 的出口增速,暴露出其外贸增长面临的压力。紧随其后的上海市,前 8 月进出口总额达 29353.9 亿元,与深圳的差距仅 272 亿元,更值得关注的是,上海进出口增速达 4.5%,出口增速更是高达 11.6%,在十强城市中处于上游水平 —— 这一 “量稳速快” 的表现,让外界普遍看好其后续有望超越深圳,重新夺回 “中国外贸第一城” 的头衔。
排名第三的北京市,前 8 月进出口总额为 21083.9 亿元,虽仍稳居前三,但 11.9% 的进出口增速下滑幅度在十强城市中最为显著,出口端 1.7% 的低速增长,也反映出其外贸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第四名苏州市则延续了稳健增长态势,17608.7 亿元的进出口总额背后,是 5.4% 的进出口增速和 7.1% 的出口增速,作为长三角重要的外贸枢纽,苏州的持续增长为区域外贸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榜单中的 “位次变动” 同样引人关注。东莞市凭借 14.6% 的进出口增速和 9% 的出口增速,以 10256.1 亿元的进出口总额反超宁波市,重新回到第五位;宁波市则以 9695.8 亿元的进出口总额退至第六,但 3.9% 的进出口增速与 6.6% 的出口增速仍保持正增长,显示出其港口外贸的韧性。
在 “增速赛道” 上,多个城市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金华市以 19.3% 的进出口增速成为十强城市中增速最快的城市,6945.9 亿元的进出口总额中,出口额达 6160.3 亿元,出口增速更是高达 19.5%—— 作为 “世界小商品之都” 义乌的所属城市,金华的亮眼表现印证了小商品外贸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而广州市则在出口端上演 “速度与激情”,前 8 月出口额达 5420.9 亿元,出口增速飙升至 22.2%,不仅位列十强城市出口增速第一,更直观反映出广州制造业的回暖态势,汽车、电子等优势产业的出口竞争力正在持续释放。
此外,厦门市、青岛市、杭州市分别以 6264.8 亿元、5991.8 亿元、5953.7 亿元的进出口总额位列第八至第十一位(注:杭州市进出口总额略低于青岛市,暂列第十一位)。其中,厦门市和青岛市出口增速均为 9%,杭州市出口增速达 10.8%,三座城市的稳健表现,进一步夯实了中国外贸 “多元支撑” 的格局。
从这份榜单中不难看出,2025 年前 8 个月中国外贸十强城市呈现出三大趋势:一是 “头部竞争” 愈发激烈,深圳与上海的 “第一城之争” 进入关键阶段;二是 “增速分化” 明显,以金华、广州为代表的城市凭借特色产业或制造业回暖实现高速增长,部分传统外贸强市则面临增速压力;三是 “区域均衡” 态势逐步显现,长三角(上海、苏州、宁波、杭州)、珠三角(深圳、东莞、广州)、环渤海(北京、青岛)及东南沿海(厦门)的外贸布局更加均衡,为中国外贸全年稳定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9-30
2025-9-29
2025-9-28
2025-9-26
2025-9-25
2025-9-24
2025-9-23
2025-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