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5 日,沈阳空港经济区 “空港合伙人” 组长联席会第二次会议的召开,不仅标志着这一创新合作模式迈入制度化运行新阶段,更以实打实的合作成果与政策红利,为东北航运、外贸及国际物流领域注入颠覆性动能。
作为核心成员的辽宁共勤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与 70 余家企业及机构共同见证了《空港合伙人联席机制》的落地 —— 这一机制从制度层面筑牢合作框架,让 “政府 + 企业 + 机构” 的协同模式告别松散化,进入资源精准对接、高效流动的新常态。而拟新增的辽宁盛恒律师事务所、沈阳市温州商会等机构,更让这一生态的服务链条从产业端延伸至法律、商协会等支撑领域,凝聚力与服务纵深显著提升。
政策红利的精准释放成为撬动行业变革的关键支点。会上专题解读的《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制度创新工作奖励办法(试行)》,并非简单的政策宣讲,而是为跨境物流、高端制造及大宗贸易企业量身定制的 “赋能清单”。这种靶向施策的方式,让企业在通关效率、资源整合、成本优化上获得明确预期,为航运与外贸企业的规模化扩张扫清政策障碍。
更具行业震撼力的,是辽宁共勤与全球巨头伯克希尔哈撒韦集团的签约。依托沈阳空港的跨境物流优势,这场合作不仅意味着东北高端制造与大宗贸易将直接接入全球顶级商业网络,更标志着沈阳空港的国际物流枢纽地位获得国际资本认可 —— 当国际强企选择以空港为支点布局,区域内的航线网络、仓储效率、通关能力等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势必将迎来跨越式升级,重塑东北跨境物流的全球竞争力。
从实际成效看,这一合作生态已展现出强劲的资源聚合能力:平台累计促成 20 余个企业间合作意向,从桔胜科技的技术赋能到北京建工的基建协同,从格力恒信的贸易联动到魔星网络的数字服务,“空港合伙人” 正在打破企业间的信息壁垒与合作壁垒,让物流、制造、贸易等产业链环节形成 “化学反应”。
随着 “中国 — 上合组织先进制造业合作示范区 + 四大贸易平台 + 六大产业中心” 开放体系的深化,以及低空经济、数字贸易等新赛道的切入,沈阳空港正从单一物流节点,进化为集政策赋能、资源调度、国际对接于一体的超级枢纽。这种进化不仅让区域内的航运成本下降、外贸通道拓宽,更将推动东北从 “内陆腹地” 向 “开放前沿” 转型,为东北振兴注入物流与贸易双轮驱动的新引擎。
2025-7-17
2025-7-16
2025-7-15
2025-7-14
2025-7-10
2025-7-9
202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