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订阅 快讯 资讯 公司新闻

船公司集体上调欧地航线运价,涨幅最高超 70

来自:Admin发布时间:2025-5-19

美线涨价的连锁反应,终于传导至欧洲、地中海航线。

5 月 14 日,全球最大集装箱运输公司 MSC 发布通知,自 6 月 1 日起,上调远东(包括但不限于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的港口)至北欧、地中海(包括西地中海、东地中海、亚得里亚海和北非)和黑海港口的运费,有效期至 6 月 14 日。

具体来看,6 月 1 日后,远东到北欧基本港的运费将上调至 1920 美元 / 20’DV、3200 美元 / 40DV-HC;远东到西地中海的运费将上调至 3500 美元 / 20’DV、5000 美元 / 40DV-HC。

同日,法国达飞也宣布,自 6 月 1 日起,上调亚洲至欧洲基本港运费,涨幅至 1750 美元 / 20’GP、3100 美元 / 40'GP/40'HC/40'REEFER。

全球第五大集装箱班轮公司赫伯罗特也在当日发布欧洲涨价通知,宣布自 6 月 1 日起,上调远东和欧洲之间的 FAK 海运费,涉及 20' 和 40' 干货和冷藏集装箱运输货物(包括高柜)。海运费包含船用燃料回收附加费(MFR)。

除了上述三家航运市场风向标的公开涨价通知之外,包括中远、长荣和阳明海运在内多家船公司也已经陆续通过电话或邮件单独通知客户涨价,各家涨幅基本上是比照 MSC、达飞和赫伯罗特涨幅执行。

以欧洲基本港为例,40 尺大柜运费推涨后整体区间位于 3100-3300 美元,对比加价之前 1800-2000 美元的市场运费,各大船公司 6 月份计划推涨的幅度整体逼近 70%。

实际上,这并不是今年以来船公司首次上调欧地航线运价。早在 2 月,马士基、达飞、赫伯罗特等头部船公司就曾发布公告,宣布自 3 月 1 日起,上调从远东至北欧和地中海地区的运费。其中,马士基远东至北欧和地中海的 FAK 费率最高可达 6200 美元 / 40 尺柜;达飞远东到地中海和北非的 FAK 费率最高涨至 6900 美元 / 40 尺柜。

然而,此前的涨价计划并未得到有效落实。由于市场需求疲软,实际运价并未达到船公司预期。上海航运交易所数据显示,2025 年 4 月,上海港出口至欧洲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为 1112.2 美元 / TEU,较上月下跌 16.5%。

进入 5 月,随着中美贸易关系缓和,市场需求出现一定程度的复苏,美线运价率先迎来大幅上涨。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结算运价指数显示,5 月 12 日当周,美西航线 (基本港) 指数为 1455.31 点,周环比上涨 10.2%。

受美线涨价带动,以及船公司集体控舱等因素影响,欧洲、地中海航线运价也开始跟涨。有业内人士分析,此轮欧地航线涨价幅度较大,一方面是船公司为了改善盈利状况,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市场供需关系正在发生变化。随着欧美传统消费旺季的临近,货主出货需求增加,而船公司通过控制运力投放,使得市场运力紧张局面加剧,从而推动运价上涨。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对此次涨价的持续性表示担忧。毕竟,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都可能对全球贸易量产生负面影响。此外,若运价上涨过快,可能会抑制部分货主的出货意愿,导致市场需求再度萎缩。

从历史数据来看,2024 年 11 月,多家船公司也曾宣布上调欧洲、地中海等航线运费,但随后由于市场需求不及预期,运价很快出现回落。因此,对于此次欧地航线的涨价潮,市场仍需保持谨慎观望态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船公司纷纷涨价的同时,一些货代企业也开始调整服务策略。部分货代表示,将优先保障长期合作客户的舱位需求,同时加强与船公司的沟通协调,争取为客户提供更有竞争力的运价和服务。

对于广大进出口企业而言,面对不断上涨的海运成本,一方面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安排出货计划;另一方面,也可通过与货代、船公司协商谈判,争取更有利的运价条款,或者探索多元化的物流运输方式,以降低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