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订阅 快讯 资讯 公司新闻

关税谈判崩了!外贸企业该押注美英市场,还是死守欧日阵地?

来自:Admin发布时间:2025-6-24


七国集团峰会落幕,美国与加拿大、欧盟、日本的关税谈判全线破裂,唯独美英达成 “汽车配额 + 钢铝关税豁免” 的协议。这一幕像极了国际贸易棋盘上的突然变招 —— 当美欧日贸易壁垒持续高筑,而美英市场打开一道缝隙时,外贸企业究竟该如何调整航向?

争议点一:美英协议是 “蜜糖” 还是 “砒霜”?美英协议中,英国获得每年 10 万辆汽车的免税配额,钢铝制品也有望享受 “最惠国” 待遇。但细究条款不难发现:10 万辆配额仅占日本年输美汽车量的 7.3%,且钢铝产品需满足 “供应链安全” 等严苛条件。有汽车零部件出口商直言:“看似打开大门,实则设下产能门槛,中小厂商根本够不着。” 但也有跨境电商从业者认为:“美英航空航天产品免关税,或许能带动高端零部件贸易,值得试水。”

争议点二:欧盟拒绝 10% 基准关税,要不要提前囤货?欧盟明确拒绝美国提出的 10% 基准关税,意味着双方可能陷入长期贸易战。某服装外贸老板算了笔账:若美国对欧盟纺织品加征 10% 关税,从中国转口欧盟的成本将增加 15%-20%。“现在纠结要不要趁关税未涨前,在德国保税区囤 3 个月的货,但又怕押错注导致资金链断裂。” 而物流企业则嗅到商机:“可开发‘中美英’转口路线,经英国进入欧洲,但中转成本要增加 30%。”

争议点三:日本要求全面取消关税未果,电子元器件供应链会断吗?日本 2024 年输美汽车 137 万辆,占对美出口额的 30%,汽车关税谈判破裂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深圳某电子厂负责人焦虑地说:“我们 60% 的高端芯片从日本进口,若美日互加关税,芯片到岸价可能上涨 25%,要不要现在找韩国供应商替代?” 但行业分析师指出:“韩国芯片产能仅为日本的 40%,替代意味着产能爬坡期至少 6 个月,赌不赌?”

留给外贸人的选择题:

  • 押注美英市场:需快速适配英方钢铝制品的 “所有权性质” 要求,可能放弃欧日成熟渠道;
  • 死守欧日阵地:需提前布局东南亚转口或本地设厂,面临合规与成本双重压力;
  • 开辟新赛道:比如借 RCEP 深耕东盟市场,但需重新培育客户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