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非零关税,航运外贸物流大变革
在全球贸易格局风云变幻之际,一项政策的出台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2024 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中国宣布给予包括 33 个非洲国家在内的所有与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 100% 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今年 6 月,中国更进一步,宣布将落实对 53 个非洲建交国实施 100% 税目产品零关税举措 。这一重大决策,宛如一颗投入国际贸易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波澜,对航运、外贸、国际物流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外贸领域来看,中国与非洲之间的贸易数据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零关税政策自启动至今年 3 月,中国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进口额达 214.2 亿美元,同比增长 15.2%。今年前 5 个月,中国自非洲进口农产品 158.3 亿元,其中咖啡、可可豆、冷冻草莓等进口分别增长 145.7%、88.6%、82%,占同类商品进口比重分别为 18.4%、65.4%、84.8%。中国对非洲进出口 9632.1 亿元,同比增长 12.4%,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卢旺达干辣椒、赞比亚蜂蜜等 “网红农产品” 纷纷跨越山海,进入中国市场,形成稳定货流。
南非作为非洲经济的重要力量,在这一政策下成为了最大的获益方之一。2024 年,中国自非进口总额 1168 亿美元,南非一国就占去了 306 亿 。由于受到外贸整体不利环境影响,在 2025 年 4 月,南非对欧洲 (-6.8%)、非洲 (-3.6%) 和亚洲 (-3.3%) 的出口均出现下降 。而中国的零关税政策如同一场及时雨,使得南非更加坚定地聚焦中国市场,进一步扩大其优势产业的出口规模,如矿产品、黄金、钻石、畜牧和农产品、红酒等。
在航运领域,中国对非洲零关税政策如同强劲的东风,为航运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据统计,到 2025 年,非洲共有 231 个在运营的商业港口,其中,32 个国家约 78 个港口有中国企业参与,角色包括建设者、融资者或运营商 。中国参与的港口开发项目主要集中在西非,共计 35 个。在几内亚湾及其周边地区,分布着众多由中国参与建设的现代化港口,如喀麦隆克里比深水港、尼日利亚莱基港等。这些港口配备了先进的现代化装卸设备与深水泊位,大大提升了船舶周转效率,烟台港更是以 “中非速递” 品牌创下昼夜装船 1.5 万吨效率纪录 。
随着中非贸易量的大幅增长,航运需求也随之水涨船高。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已连续 16 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大量来自非洲的农产品、矿产品等需要通过海运运往中国,这为航运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一些航运企业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商机,纷纷加大在中非航线上的运力投入,开辟新的航线,提升服务质量,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运输需求。
但航运业在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非洲部分港口的装卸能力不足,成为了运输效率提升的瓶颈。以尼日利亚拉各斯港为例,作为西非最大港口,2025 年第一季度集装箱吞吐量占尼日利亚全国的 78% ,但由于基础设施瓶颈,港口主通道双向仅四车道,日均货车等待时间超过 72 小时,导致滞港费额外增加 。据尼日利亚托运人协会统计,2024 年因清关文件错误或贿赂导致的二次查验率达 27%,平均每柜需支付非官方 “加速费” 800 - 1200 美元 。此外,尼日利亚海关自 2025 年起强制要求所有进口商接入国家单一窗口系统,但系统兼容性问题导致 30% 的申报需人工复核,清关周期从 7 天延长至 14 天 。这些问题都增加了航运企业的运营成本和时间成本。
国际物流领域同样受到了中国对非零关税政策的深刻影响。随着非洲商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物流企业需要构建更加高效、便捷的物流网络,以确保货物能够及时、准确地送达目的地。一些物流企业加大了在物流设施建设、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投入,提升物流配送效率。例如,在仓储设施方面,建设了更多的现代化仓库,配备先进的仓储管理系统,实现货物的精细化管理;在运输配送方面,优化运输路线,采用先进的运输设备和技术,提高运输安全性和时效性。
但非洲复杂的地理环境、不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不同国家之间的政策差异,给国际物流带来了诸多难题。在一些非洲内陆国家,交通不便,道路状况差,增加了货物运输的难度和成本。不同国家的海关政策、贸易法规也不尽相同,物流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和适应这些政策,以确保货物能够顺利通关。此外,非洲地区的物流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也影响了物流效率的提升。
中国对非零关税政策无疑为中非之间的贸易往来搭建了一座更加宽阔的桥梁,为航运、外贸、国际物流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在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各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只有通过不断地优化自身业务,提升应对挑战的能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才能在这一政策带来的变革浪潮中把握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中非合作的不断深入,这一政策的影响还将持续发酵,我们拭目以待,看各行业如何在这一变革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