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规模扩充困境:舰艇数量、军工业与造船业的多重挑战
在全球军事力量的版图中,海军力量的对比一直备受瞩目。当下,美国海军与中国海军在舰艇数量上正呈现出一种微妙的变化态势。美国海军目前总共有 296 艘军舰,而根据《美国之音》3 月初的报导,美国国防部估计,中国海军军舰在今年可望突破 400 艘。美国虽希望在 2040 年将其海军舰艇数量增加到 380 艘,但这一数字仍低于中国海军今年预计突破的数量,在船舶数量方面,美国海军已然落后于中国。
舰艇数量的差距背后,美国海军在舰艇更新换代上也面临着严峻的预算问题。美国海军作战部代理部长柯尔比上将(James Wells Kilby)向《美国之音》透露,目前的预算并不足以更换所有老旧军舰和潜艇。近年来,美国海军船舶数量呈下降趋势,去年预算只拨款新建 6 艘军舰,然而却有 15 艘军舰退役;今年预算同样只拨款新建 6 艘军舰,但却有 19 艘军舰退役。这种入不敷出的局面,使得美国海军的规模扩充计划举步维艰。
美国军工业的现状也为海军舰艇的建造蒙上了一层阴影。作为美军潜艇最大供应商之一,同时也是唯一生产两栖攻击舰引擎的公司,Fairbanks Morse 防务公司的执行长乔治威迪尔透露,数千家供应商已倒闭,350 家供货商状况堪忧。由于海军订单数量过少,如只购买 6 艘军舰,连 1 家引擎供应商都难以经营下去。这意味着美国海军舰艇建造的供应链正面临着断裂的风险,即便有建造新舰艇的计划,在零部件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也难以顺利推进。
再看美国的造船业,更是处于一种极为惨淡的境地。美国联邦参议员马克凯利(Mark Edward Kelly)指出,美国商用造船业的情况不容乐观,造船数量从二战期间的 1 万艘,急剧下降到目前的 85 艘。《美国之音》分析,美国每年制造 5 艘商用轮船,而中国则为 1000 艘。马克凯利还提到,中国一家造船厂规模,超过美国所有造船厂总和。另据《老波 the No - Filter Generalist》在脸书指出,目前全球仅有约 0.2% 的船只是在美国建造,而中国包办了全球 74% 的造船能量。在商用船只领域,美国的全球市占率仅 0.14%;在大型集装箱船制造方面,美国已无力涉足,几乎 95% 以上由中国包办。
美国造船业为何会衰败至此?《老波》分析认为,1920 年美国商船法第 27 条,也就是俗称的《琼斯法案》难辞其咎。该法案规定,凡从事美国境内水路运输的船只,必须在美国建造、登记。但 2023 年美国出厂的货轮 George III 价格为两亿两千五百万美金,而同期同级的韩国货轮仅要四千万,价格差距高达五倍之多。这项保护主义政策看似在保护美国造船业,实则摧毁了美国造船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使得美国造船业在高昂成本下逐渐萎缩,最终不仅没有达到保护产业的目的,还伤害到了美国的国防能力,可谓是 “赔了夫人又折兵”。
综上,美国海军在舰艇数量扩充、军工业支持以及造船业发展等多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若这些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在未来的海军力量对比中,美国与中国的差距恐将进一步拉大。